金華喪葬風俗有哪些?金華喪葬風俗介紹
發布時間:2024-07-22 10:08:45 文章分類:喪葬服務 閱讀人數:人

一、金華傳統土葬習俗
1、送終:
病人垂危之際,兒孫輩守于床前,目睹其去世,稱為“送終”。
2、死后處理:
(1)、給死者嘴巴塞一口米飯或用紅紙包一塊銀元放入其口中。
(2)、親人戴孝,以白線雜麻纏于頸。
(3)、給亡者穿壽衣(潔凈衣服,有的在咽氣前穿好)。
(4)、燒草紙“送盤錢”。
3、移尸:
把尸體移于門板置于地,頭腳方向與生前睡的方向相反,與堂屋閣柵相同。點“腳后燈”,頭墊七塊瓦片,面蓋草紙,雙手捏拳放置胸前。
4、靈堂布置:
用篾簟隔成兩半,后面停尸,前面設靈桌,有的在篾簟掛亡者遺像,供進香拜吊,請老年婦女為死者念經,把念過經的紙“錢”燒化。
5、報喪:
死者咽氣后,派人向諸親友報喪。報喪者不論天晴天雨,都帶一把雨傘,到目的地時將傘倒倚門外墻上,先不啟口,直到吃罷點心,才告知噩耗,此謂“報死不空口”。
6、浴尸:
死者進棺前須“買水”浴尸。由至親行之,穿白色孝衣、孝鞋,頭纏白布,到溪邊或井旁取水,利市人取水撒于死者全身,含水噴于死者臉部,稱“浴尸”。
7、入殮:
也稱“落材”、“進棺”。棺材多為木質,一般為生前備好或病時為“沖喜”而制。親人放殉葬品蓋壽被后,利市人即釘棺蓋。
8、守孝:
堂蓋棺后移棺至宗族祠堂或公用廳堂立孝堂,設亡靈牌位樹招魂喪幡,親人日夜守靈。
9、出殯:
俗稱“出喪”,在喪葬儀式中最為隆重。出喪前夕,親眷齊集,舉行祭奠儀禮。出殯時辰一到,材腳抬柩而行,鳴放爆竹。親友云集而來,送殯隊伍中,女兒媳婦唱哭喪歌,兒子、女婿手扶棺材而行。
10、入穴:
棺材抬到墓地,敲鑼放爆竹。入棺時,孝子要丟七粒石子在穴底,親人相繼“拜墳堂”,入定,送喪者互拉其手圍墳轉三圈,叫“團墳”,并插香墳邊。
11、后續儀式:
包括“開喪”、“送火種”、“做七”等,這些儀式旨在超度亡靈,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哀悼。
二、金華現代喪葬禮儀
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殯葬改革的推進,金華的喪葬禮儀也逐漸向現代化、生態化方向發展。火葬的推行使得土葬習俗中的一些環節得到了簡化或改變。例如,火化后,逝者的骨灰及碎骨被裝入布袋,再放入骨灰盒中,然后進行安葬或寄存。同時,金華市還加強了殯葬服務的監管和管理,推動生態安葬理念的普及和實踐。
三、金華傳統忌日與祭祖習俗
金華地區還有豐富的傳統忌日和祭祖習俗,如除夕、開年祭祖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元節、重陽節、寒衣節、冬至等,這些節日或日子都是人們祭祖掃墓、緬懷先人的重要時刻。在這些日子里,人們會前往墓地或祠堂,獻上祭品、焚燒紙錢、祭拜先人,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敬意。
綜上所述,金華的喪葬風俗既保留了傳統的土葬習俗中的一些重要環節和儀式,又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殯葬改革的推進而不斷發展和完善。這些喪葬風俗不僅體現了人們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之情,也反映了金華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。
標題:金華喪葬風俗有哪些?金華喪葬風俗介紹 地址:http://www.yxze.cn/sangzangfuwu/1750.html